【聚看点】消失的是悬疑智商|悬疑之窗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电影《消失的她》模仿有余、智商不足,彰显了当今悬疑电影的最大短板。
电影讲述了一对年轻夫妇为纪念结婚一周年去东南亚某国家旅行时所遭遇的怪事:某天,因事外出的丈夫何非来到和妻子事先约好的旅馆餐厅,准备共进晚餐,但妻子却一直未出现。焦急万分的他询问旅馆所有的服务员和其他客人,他们都说没看见。这时他意识到妻子失踪了!他想报警,但被告知按照当地法律,人不见半个月才算失踪。他只好在岛上苦苦寻觅,挨到半个月后报警,警局却以不是刑事案件无法立案为由打发了他。而此时他的签证只剩五天就到期了,关键时刻,一位姓郑的华裔警官愿意尝试帮助他。就在当郑警官与何非急匆匆赶到旅馆时,出人所料的一幕发生了:何氏夫妇所住的房间里,竟然住着一位神情自若并自称是李木子的陌生女子!
这部电影翻拍自前苏联电影《为单身汉设下的陷阱》和1986年的美国电影《失踪之谜》,后两部电影又翻拍自上世纪60年代的法国戏剧,法国戏剧又取材于1940年美国小说《杀手的守护者》。该小说有着欧·亨利式的故事风格,而由此衍生的法国戏剧和前苏联电影又增加了希区柯克式的惊悚;美国电影《失踪之谜》则为这部悬疑片赋予了刑侦片的内核,当结局真相大白时,观众不由自主地为片中警察们深藏不露、大智若愚的智慧所折服。
《消失的她》看似运用了多重反转手法,同时加入所谓“曼德拉效应”(人们集体记忆与现实不符合),运用心理学手法作为电影核心元素的理论依据。“原作+创新点+核心元素”三者结合,与西班牙《看不见的客人》、印度《误杀瞒天记》的套路非常相似,但因为珠玉在前,它的翻转不管怎么“翻”,都在观众预料之中,并没有什么超越性的、意料外的剧情设计。有经验的观众一开始就会知道,这男主人公必是嫌疑犯,最后果不其然。一个能猜中结局的悬疑电影,多么失败!
再就是情节不真实,表演夸张做作。虽然悬疑电影可以是完全虚构的,但是由于“罪案”本身的特点,注定它们与生活的关联度越高,就越能把观众带入“现场”。真实场景和情感的撞击,会让虚构电影产生令人着迷的魔力。可惜这个电影使劲把观众与剧情疏离,场景选在国外,人物极尽边缘远离真实生活,观众对剧情的共鸣很难发生。
如今想看一个安静不浮夸、接近生活真实、抽丝剥笋层层深入的悬疑电影太难了。似乎国内外集体陷入了某种智商枯竭。而据我了解,实际上每天生活都在为这类电影提供大量的题材,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就是没几个人能抓住其中哪怕一个。“现实比电影精彩”的刻骨反讽,应当激起有追求的电影人奋起去改变这个状况。
(作者:张璇 专注研究推理、悬疑、侦探文学影视,有百万字相关作品。)
【编辑:张靖】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59222222。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kin0207@126.com
标签: